旭临问答

当前位置:主页 > 理解 >

若谷 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

若谷 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

时间:2023-12-11 15:48:35 来源: 作者:admin

  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

  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 第十五章

  原文:

  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

  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浑兮其若浊。澹兮其若海;泊兮若无止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?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
  译文:

 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,其微妙玄通,真是深不可识。由于深不可识,只好勉强来形容他: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,谨守好像畏惧四邻,恭敬严肃如同作客,流逸潇洒如同化冰,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,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。 谁能沉淀混浊的,使之渐渐清澈呢?谁能启动僵死的,使之徐徐复活呢? 持守此道的人,是不会自满自溢的。唯有不自满自溢,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。

  简介:

  《道德经》,又名《老子》,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,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。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为其时诸子所共仰,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。道德经分上下两篇,原文上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,后改为《道经》在前,《德经》在后,并分为81章。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。 《德经》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,后《道经》是谓以身心精进,在体悟道之所传。

  作者简介:

  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或曰谥伯阳。华夏族,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人,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。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,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。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,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,存世有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),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,主张无为而治,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。在道教中,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。

  这句话的意思是敦兮若朴加以朴素一点,旷兮若谷旷课的原因,家要吃谷子

  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:

  出处:《老子》

  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

  《老子》原文与译文

  第十五章

  1 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

  2 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浊。

  3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动之徐生?

  4 保此道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敝而新成。

  译文

  1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,其微妙玄通,真是深不可识。由于深不可识,只好勉强来形容他:

  2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,谨守好像畏惧四邻,恭敬严肃如同作客,流逸潇洒如同化冰,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,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。

  3 谁能沉淀混浊的,使之渐渐清... 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:

  出处:《老子》

  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

  《老子》原文与译文

  第十五章

  1 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:

  2 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浊。

  3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动之徐生?

  4 保此道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敝而新成。

  译文

  1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,其微妙玄通,真是深不可识。由于深不可识,只好勉强来形容他:

  2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,谨守好像畏惧四邻,恭敬严肃如同作客,流逸潇洒如同化冰,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,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,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。

  3 谁能沉淀混浊的,使之渐渐清澈呢?谁能启动僵死的,使之徐徐复活呢?

  4 持守此道的人,是不会自满自溢的。唯有不自满自溢,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。

标签: #好像 #老子 #不可 #高山

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,如侵联删!

相关阅读